如何选择值得依止的善知识

小精灵 2017-6-1 1074



如何选择值得依止的善知识——心灵法门网友反馈
2016-12-19
如何选择值得依止的善知识
佛法深奥广大,远非世间智识所能窥测,学佛若无善知识指引,纵使绝顶聪明也是枉然,故《华严经》云:“犹如暗中宝,无灯不可见,佛法无人说,虽智不能了。”我们学习佛法,需要可以放心依止的善知识,或称为师父。找到真正的善知识,可以启发我们慧根,少走弯路和错路,并在正确的指引下,利用前人总结的智慧,从六道轮回的苦海达到涅槃圣果的彼岸。
什么样的人堪称善知识?只有能教人离十恶,修十善,自己如法而说,依法而行,以智慧教人正见,修行菩提,并以三法印,十二因缘为纲领,学习苦集灭道、广行六度波罗密、四无量心的正法,教化大众调伏自心的人,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善知识。我们在决定是否依止前,必须对其进行冷静缜密的观察,依佛经的标准来正确判断。
作为善知识要具备怎样的条件?在《大乘庄严经》中,弥勒菩萨开示了成为真正善知识的十个德相,也就是十个标准或条件,即:“知识调伏静近静,德增具勤教富饶,善达实性具巧说,悲体离厌应依止。”我们来解释一下这十种条件,同样,作为我们依止的善知识台长师父,也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印证。
1、调伏,即戒律清净。持戒的利益和重要性不可思议,无论善知识的身份是僧是俗,都要遵守相应的戒律,如果是出家僧人,则要遵守250条比丘戒;如果是在家居士,则要遵守五戒十善、菩萨戒等相关戒律。只有持清净戒律首先调伏自己的行为和心性,使之柔软慈悲,才能具备调伏一切弟子和众生的能力。
我们知道,师父虽身为居士,但早已受持菩萨戒。菩萨戒为一切诸佛成佛的根本,菩萨戒可分几种,即使按《优婆塞戒经》中规定,在家菩萨也应遵守六重二十八轻戒。最重要的是,菩萨戒受持后不能舍去,如果没有终其一生践行舍己为人,无我利他的菩萨精神和坚强毅力,即为持戒不清净圆满,也与佛果无缘。
十几年来,师父从卖掉房子,舍出家财自创电台,发展多种媒体渠道、网络平台弘扬佛法开始,无时不随顺众生因缘,用平实的语言讲解佛法,把佛法的智慧传递给世界听众,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解人们的身心困惑,无数人因他的指点破迷开悟,找到了多年痛苦缠身的根源,进而借助于许愿、念经、放生的佛门三大法宝和修正心态,最终走向新生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师父个人的节俭生活,和因长期频繁奔波于世界各地弘法而造成的身体极度透支,甚至有时在节目中回答听众问题时都会睡去。正因为坚守这种不为自己得安乐,但求众生离苦难的大乘菩萨精神,才会在短短几年内感召上千万人学佛修行,以之为榜样,成为对社会、国家甘愿无私奉献的人。
2、净,即禅定具足。因持戒清净而得定,消除贪欲、瞋恨、愚昧,内心平稳安定,从而获得通达一切真理的智慧。
凡是与师父接触过或是稍有了解的人,都感觉到他尽管温和随缘,但对大事深思审虑,非常有底蕴和章法,一旦决定,则制心一处而得成功,其实这就是一种禅定力。可以想象,师父作为诺大规模的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、慈善机构负责人,华人佛教协会会长,还身兼数职,在维持日常工作的同时,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回答听众咨询、世界各地巡回弘法,没有这种深厚的定力难以为继。同时师父也对大家强调只有持戒才能获得心灵的定力,智慧才会生发,犹如平静的湖面才能清晰地映出天上的日月。
3、近静,即智慧具足。本身拥有世俗智慧,和通过戒定得到出世智慧,理解诸法自性虚空,获得随缘教化众生的能力。
在各期节目中,有些听众咨询的仅仅是如何化解现实生活中的难题,师父往往设身处地的从世间伦理、公序良俗角度,引导听众勇敢面对生活不幸,甚至帮对方想办法度过眼前困境,从世间层面上先解决问题;同时教其用念经、许愿、放生等方法慢慢消除孽障,扭转厄运,明白人生任何机遇都是宿世和过去种下的业因,坦然承受,随缘消业,来解开心结重新生活。
在一个个疑难问题解决的过程中,我们明白了守戒是防止种下恶因的根本方法,在这个基础上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先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好人,再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喜怒不形于色,物喜己悲不挂于怀的定力,才能获得闻思修慧,彻底断除无明愚痴及业障种子,智慧发起之时,愚痴黑暗当即消灭。
师父以世出世间的智慧和随缘教化的做法,让我们以正念、正知为引导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点点滴滴都与佛陀的教诲相应,都与觉正净相应,得到断烦恼的智慧和修佛道的智慧,进而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,小则身心健康、生活幸福美满;中则家庭美满、社会和谐;大则积功累德,身心解脱。
4、德增,即修证功德超群。善知识必须比弟子修行功德更高,完全有能力引导自己学到至高无上的智慧和慈悲。
这一点其实无需解释,师父多年来的自身修为和十几年的弘法经历,积累的功德和拥有的佛学水准无疑比弟子高出许多,而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、功德更高的善知识,才会得到更大的进步。而且,师父以有生之年弘法永无止境、誓愿广度天下有缘的愿力,也实现了功德的不断增长。
功德和证量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,而证量高低的一个外在标准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践行程度,越高的人,越会舍弃自己的一些,而对众生产生无尽的悲悯。师父在法会期间每天只休息2、3个小时的拼命工作,法会上大汗淋漓的场面,看见苦难深重家庭的叹息,法会结束前往机场时落下的惜别泪水,都可以感受到他对自身的欢喜舍弃,一种在勇猛利他,坚定不退外表下慈悲安忍心量的发挥。同时,师父鼓励我们尽一己之力弘法利生,仰报佛恩,在无私的利他中不断完善功德,趋向圆满的慈悲智慧境界。
1、具勤,即勤奋修持和言传身教。善知识不仅自身要勤奋修持,将佛法智慧落实于生活实践,还要勤于教导、利益众生,敦促弟子以学佛行善。
末法时期弘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障碍和磨难,但真正的弘法人不会视其为畏途。师父在全世界开展的通俗弘法,重温经典智慧真谛,不离四谛八正道,实实在在地贯彻赵朴初先生的佛教根本上就是教育的弘化理念,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。面对部分人对居士弘法和善巧方便之说的不解责难,师父以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的勇气,视人间的逆境和毁辱为云烟,常年无休地重复着机场到会场的弘法生涯,每一次法会结束,都会累得几近虚脱,但却仍面对数万听众宣布:法会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!同时,又广行慈善,在同胞遭受长江洪水、青海地震等灾难时募集社会捐款,为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白内障眼科义诊,援建希望小学等,体现了佛教慈悲济世,普度众生的初衷。师父用奋于利他、护法利教的的行持,对弟子做出了有效的教育和表率。
2、教富饶,即学识广博。掌握佛法的总体精神和基本原则,正确认识佛教教义,通达经典中的道理,能讲解符合佛意的思想见解,善于运用一切教法引导弟子。
在白话佛法和众多开示中,师父用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解释佛法寓意,让人明白如何把佛理恰当地落实于心行。因此白话佛法看似简单平实,实际上却是师父在博通经教的基础上,为我们总结的诸多经典中的根本要义,结合节目电话、秘书处咨询等渠道,实现了基本零距离的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给予我们个性化的指点引导。离语言文字相,作无上诸佛行,无数人通过学习白话佛法的理念,化解现实磨难,拥有了战胜人间困苦的力量和勇气。
3、善达实性,即无我正见。以“缘起性空”学说,引导弟子明白万物诸法虚空的本性。
我们在学习中不难发现,师父在许多场合反复讲述的人应该做到想通想明白、不要执著于世间、放下我执等理念,这些其实都是从各个角度在讲述因缘果报和缘起性空的真理,在教化我们如何用正见、正思维的慈悲智慧转化成菩萨的正念,主动平息、解除内心的迷惑、烦恼、躁动,于当下将烦恼转为菩提,让我们在难得的暇满人生中借假修真,实现灵魂的净化和升华,真正永离轮回的苦难。
4、具巧说,即具备良好的文字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。能根据弟子根基因材施教,巧妙地传授佛法的义理。
佛法三藏典籍可谓卷帙浩瀚,博大精深,而且佛经原典都是佛陀应当时弟子根基的散说,只有掌握佛教的总体精神和基本原则,才能正确认识教义,并用来指导现代人的修学。如果善知识自身拥有三学智慧和功德,而没有一定的善巧方便说法,很难让人明白接受。这一点,在白话佛法里得到了体现,师父以学佛始于当下,终于解脱的理念,将大小乘佛法的根本法义,结合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做人之道、君子人格等道德伦理,教导我们从最基本的知廉耻、懂荣辱、辨是非做起,到奉行五戒十善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,直至解脱身心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下,都能看懂并从中受益。
在看图腾、问答节目、法会和随缘开示中,师父无时不在用种种符合我们心性的次第善巧手段,教人认识什么叫因果报应,什么叫生死无常,如何保持正行正念,为什么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,一个个图腾案例和问答,都是从我们乐于接受的角度反映了坚守八正道,认识三法印、十二因缘、因果业报、观空、般若中道等佛教根本要义的现实教材。
5、悲体,即慈悲爱心。拥有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 的菩提慈悲爱心,以弘法育人为己任,而不是将其作为牟取名利的工具,不为钱财、名利,只为救度一切众生,不惜自身。
只要愿意听闻佛法,师父根本不分别大众的身份和贫富,众多弟子中,有地位显赫的官员、专家、学者,有普通人,甚至身染重病和曾作恶多端后幡然醒悟之人,师父都以平等心育人。我们不需要花费一分钱,就可以听到师父精彩入心,易于理解的佛法知识;只要有运气能打通咨询电话,不需要一分钱,就可以获得详细的指点解惑;不需要一分钱,就可以参加佛光普照、瑞相频现的大法会,甚至还享用素餐、饮水、点心;不需要一分钱,就可以结缘到菩萨像、经文、书籍等等资料。每到一处,面对如潮的欢迎人群,师父也尽量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,甚至劝节俭成性的老妈妈不要常吃剩饭剩菜。
相信这世上也有不少精通佛法、有能力观因果之人,而师父从未以讲解佛法、授徒育人作为牟取名利的工具,却以菩萨的大悲心,视众生为亲人,默默背负偏见,将这一切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苦难中挣扎的人们,甘心放弃本来的舒适富贵生活,乃至放弃正常的生活和健康,也绝不让一个有改恶向善之心的众生再堕沉沦。
6、离厌,即诲人不倦。即使对根器低下的众生、弟子也有百问不厌、有问必答、诲人不倦的耐心。
许多学习心灵法门的人,从未接触过佛学,甚至有过一些对佛教错误的看法和做法,许多人的初始目的,也是希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,使自己度过难关,生活顺利。其实严格来讲,这些都不能算是学佛的真正动机和目的,但绝大部分人的根基是无法一下子接受无我空性、寂静涅槃理论的,只能先以现世利益为引导,令人心生欢喜,进而欣然接受,在自身不断获益、学习的过程中生发起对佛法的欢喜和景仰,慢慢走上修行正途,循序渐进地获得法益。
有一定佛学基础的人,听到问答、综述等节目中有些听众提出的问题会感到太过功利和浅薄,但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、经历、思维和习性不同造成的认识差异,其实师父比我们有更深的感受,所以对有人提问有探讨价值的话题会特别高兴,但对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和求助,师父却百问不厌,甚至大费口舌用佛法去纠正对方错误的知见,乃至给予对方看不见的加持。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指点听众本人,也是一种随顺众生,先以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的方便法的示范。
学佛之道深邃精妙,如果没有善知识开示正法,指点迷津,引导深入经藏,极易不得要领甚至偏执一端,因此佛陀说:夫善知识之人,即是全梵行之人。我们作为初学佛的薄地凡夫,没有能力对善知识的功德和证量进行实实在在的考证,更不能妄加评判,徒增口业;如果以佛菩萨所述经论的标准进行对照,则能有把握地正确选择可以依止的善知识,
真正具备十德的善知识可遇而不可求,甚至是一生中最大的福报。当我们通过仔细审慎的观察,选择了可以放心依止的善知识后,也要对他所传授的修学法门有一个大体上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,否则容易陷入只对善知识盲目崇拜,而对法门知之甚少的境地,只有在这二者的基础上,修学才能从一开始就走上正道;同时,对善知识的教诲,我们也应该具足弟子应有之相,如果内心深处不珍惜学佛因缘,再高妙的法门也会学之无益;相反,发心殷重,对善知识有坚定的信心,无论学习任何法门都会受益无穷,我们方能不断增功德,减过失,由闻法而获得生命不可思议的巨大利益。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!
感恩南无十方三世诸佛菩萨!
感恩南无龙天护法菩萨!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的恩师!



最新回复 (0)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