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播讲座第33集 -严守戒律 不贪不瞋 交友

小精灵 2020-7-26 493


严守戒律 不贪不瞋——《白话佛法》广播讲座第三十三集

 

 

今天给大家讲佛法。

有时候做人,比方说有人向你求法(求法就是问你一些佛法的问题,问你佛法的一些理论),你知道了,如果不去解释,就是犯戒。你知道多少,人家问你多少,你要跟他讲的,不讲就是犯戒。

学佛人境界跟人家不一样,他是有境界的,因为他守戒了。守戒就是不能随便发脾气,如果一个人随便发脾气,也是破戒。没想到吧?想想“我发脾气总没关系吧?”犯戒的。你们去看看,发脾气到最后没几个好结果的。男人发脾气,老婆可以一天甚至一个礼拜不理你;女人发脾气,老公就往外跑。都是不好的,都是属于守戒范围中的。为什么一个人发脾气属于犯戒?因为它属于瞋恨。你一恨,才会发脾气,发脾气这个形式虽然不是太重要,但是你恨了,那么“贪瞋痴”第二个是什么字?瞋。其实一个人把世界上一切看得太真了,他就会生气、就恨。你看这个“瞋”字,左边一个眼睛“目”,右面一个“真”,你把这个世界一切看得都真的了,你就会心不平,“我难受!为什么这样?”你就会慢慢地发出很多病来。就是你把这个世界看得太真了,所以就“瞋”了。一个人瞋心一起,因就产生了。一恨,你的因就产生了。因为有了瞋恨的因,你就会结下恶缘。你跟谁随便发一个脾气,发完之后叫人家不要记你,可能吗?你跟他说“对不起,我刚刚开玩笑”,他会记的,现在的人不会不记的。这个因种下去了,接下来不一定哪一件事情它就果出来了,结下了恶缘。师父跟你们讲得严格点。你叫别人去骂人,也是教唆别人去起瞋恨心。你今天说“这个人真讨厌,真的,我是看见他看都不要看”,你明明知道这个人脾气很大的,你跟他说“这个人真的很讨厌”,他就跳起来骂他了。你教唆他去犯瞋恨心,那你也有罪。

别人向你认错,有的人跟你说“我认错”,你如果不接受他的道歉,你自己又在内心犯戒。这个犯什么戒?“贪”戒。为什么?不够啊,他跟你赔礼道歉,你觉得不够,“我要你更多”,不叫“贪”啊?因为这会让你的慈悲心和一种柔软心(慈悲心的另外一种,待人接物的柔软心)失去的。所以很多人瞋恨心越重,慈悲心越少,时间长了这种人就没救了。

佛法界里有一种“诽谤三宝戒”。说佛不好,你是诽谤佛;说法不好——佛法不好,你就诽谤佛法。人家在说佛法不好,你不能在边上起哄、在边上讲“你犯戒了”,不管人家信什么教,不要讲。要记住还有一个,就是不能讲法师不好。他出家了,他有愿力的,他是佛的孩子。为什么法师前面都有个“释”字?法师姓什么?姓“释”是释迦牟尼佛的孩子。我们不能去诽谤三宝。要懂得,不能诽谤学佛的一切有情众生,就是说我们这么多学佛人在一起,我们不能相互诽谤。这个人在学佛,你去讲他,你去诽谤他干吗?诽谤的意思就是不是真实的东西。你看看诽谤的“诽”字怎么写的?一个“言”字偏旁,就是语言中讲的不是真话,“非”就是非真话。告诉你们,不要去讲学佛人不好,你经常去讲学佛人不好,他老跪在菩萨面前说自己冤枉……比方说,这个人一直在菩萨面前讲啊讲啊,虽然他讲别人也有报应,但是你可能现报。因为他在菩萨面前一哭一告,护法神就会去查你的情况。你们不懂这些东西,所以师父叫你们不要乱来。

佛菩萨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智慧、觉悟。你们记住了,任何一个学佛成功的人,内在的觉悟最重要。内在觉悟是不跟人家争,不去诽谤人家,不去跟人家闹,什么都平平安安,智慧觉悟,能觉悟原来的本性。我们小时候会跟人家争吗?会忌妒别人吗?稍微大一点才会忌妒,小时候都是天真无邪的。那么你如果经常能觉悟自己“我良心很好”,那你就拥有清净的莲花。你们记住了,讲到莲花都是清净的。一个孩子坐在下面安安静静,像一朵莲花。一个人站在那里,站没站相,坐没坐相,一会儿晃来晃去,头晃来晃去,身动来动去,这种人像莲花吗?所以稳如泰山,平平安安,就是“清净心”,他才不受五浊恶世的污染(现在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),才能从精神上得到解脱。有本事不要想不开,你就是精神上得解脱。你再能干,你今天还苦恼,脸笑不出来,什么事情放不下,你就是没解脱。无忧、无烦恼。你这个人不忧虑,哪来的烦恼?若能当下开悟,你现在马上就觉悟了,想通了,那你现在就是在你心中的佛国,在佛的国家里。很多不烦恼的人,在家里安安静静,做做这个、做做那个,很开心,他心中有佛,他就像在佛国里一样。

离一切众生相即为净土,你如果离开一切众生相,你就是在净土当中。众生相是什么?看到人家有钱,点头哈腰的;看见人家老了,唾弃人家;看见人家好看的,马上眼睛瞪得很大。看见人家怎么样怎么样,就是“众生相”。你看着每个人相不一样,你的心就开始变了。你有本事,看见什么样的人都如如不动,今天再有钱的人走进来,如如不动。



最新回复 (0)
返回